-
浙江汉恒热电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FerroTec(中国)集团。自2018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热电半导体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全球各大车企提供前沿的热管理解决方案。主营产品覆盖热电座椅空调系统、冷热杯托、 车载冰箱、暖风空调、激光雷达、动力电池热管理等全系列汽车温控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以及嘉兴市级研发中心等众多荣誉奖项。 1.汉恒研发中心与团队实力 公司设有独立研发中心,专注于热管理材料优化、微通道设计等前沿技术领域。其研发团队具备强大的热设计与仿真能力以及结构设计与仿真能力,为产品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团队累计获得专利技术200余项,服务客户100余家,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研发实验室通过了北汽OEM资质认证,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品质管控层面的领先优势。 2.汉恒品牌车企合作案例 作为全球主流车企信赖的车载冰箱核心供应商,汉恒热电致力为各大品牌车型提供车载冰箱及杯托定制化解决方案,打造让客户满意的智能出行体验。目前汉恒车载...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红外相机作为一种能够捕捉物体红外辐射并转化为可视化图像的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工业检测、生物医疗、天文观测等各领域。 1.为什么要对红外相机进行精密温控? 对于红外相机而言(尤其在短波红外区域工作的相机),它的成像质量容易受到“暗电流”的影响。相机内的探测器,比如常见的 InGaAs 传感器,其暗电流会随着温度的上升急剧增加。 研究表明,温度每升高10℃,暗电流*大约会激增3倍。暗电流的上升会使相机传感器的灵敏度大打折扣,严重压缩相机的动态范围,导致拍摄出来的图像细节模糊、信噪比低,难以满足科研、工业等高精尖领域对高质量成像的需求。 为了保证红外相机的灵敏度和高清成像,必须做到精准的温度控制。在所有可用的温控技术中,半导体制冷凭借其结构紧凑、高精度控温、低噪运行等优势,正逐步成为红外相机温度管理的主流解决方案。 暗电流:传感器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的电信号。 2.TEC技术在红外相机中的应用 半导体制冷技术通过帕尔帖效应对红外相机进行制冷。先在红外成像...
-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电热饭盒大多没有冷鲜功能。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饭盒里的食物不到半天就会变得不新鲜。有没有可能让饭盒不再只是“热饭工具”,还能拥有像冰箱一样冷藏保鲜的能力呢?基于这一设想,FerroTec先导热电推出了一款既能加热又能制冷的智能饭盒。 1.冷热双用: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 这款智能饭盒之所以具备普通饭盒没有的冷藏能力,是因为它的底座置入了先导热电自研制造的半导体制冷片,连接上下两块导热板,通过TEC技术实现对温度的精准控制。 • 按下加热按钮:电流按某一方向流动;底座释放热量,上层导热板升温。 • 按下制冷按钮:电流反向流动;底座吸收热量,上层导热板降温。 • 按下自动按钮:默认制冷1小时,1小时后自动转换成加热模式。无需手动切换,操作更方便。 ▲饭盒底座置入半导体制冷芯片 2.先导热电自研饭盒四大优势 半导体制冷技术和电热饭盒的融合,是先导热电在消费品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它将饭盒升级成了一个拥有温度管理能力的“小厨房”,满足了人们对安全、健康的饮食...
-
饮水机是家庭和办公场所中不可或缺的小家电,它的核心部件——冰胆,直接决定了饮水机的制冷性能。优质的冰胆不仅能快速制冷,还能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然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传统冰胆方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产工艺复杂、制冷不稳定等,可能会导致冰胆出现制冷速度慢、能耗偏高、维护成本高等各类状况。半导体制冷(TEC)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为冰胆提供了更为灵活高效的制冷方案。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半导体制冷技术在冰胆中的工作原理、核心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冰胆:压缩机制冷技术 1. 噪音较大,影响体验 传统压缩机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持续的机械振动和气流噪声,噪音可达50~60分贝,假如放在办公室会对工作产生干扰,影响使用体验。 2. 能耗偏高,成本增加 压缩机制冷的平均功耗约为100~150W,待机功耗约为10~20W。在商用场景下,传统冰胆年耗电量约为同类TEC制冷片的2~3倍,高能耗的同时也拉高了使用成本。 3. 制冷效率低,水温波动大 压缩机靠“启停”来维持温度,导致水温波动超...
-
近日,FerroTec集团成功召开第二次自动化与人员精简专项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当前推进成效,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围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一是自动化实施进展与未来规划;二是人员精简工作分析及“人才银行”管理机制评估。 热电事业部:稳步推进自动化,持续优化人员结构 热电事业部阮炜总经理在大会上汇报了当前自动化项目推进情况和阶段性成果:整体运行效率稳步提升,人员结构不断优化。2025至2026年总体规划项目 25 类自动化设备,预计投资近 4000 万,规划减少 人员 171 人。通过设备升级与流程再造,在制造、品质等多个维度实现减员增效目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层点评:强化柔性系统应用,探索检测新路径 贺贤汉主席对热电事业部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并给出重要指导。他强调了适配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生产模式的柔性系统的应用。并建议利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来实现抽检过程的自动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还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线效率。 人员精简与“人才银行”机制探讨 会议就人员精简工作的阶段...
-
最近南方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梅雨季。家里的地板湿漉漉的,衣服晾一周还不干,甚至连墙面都开始长霉斑…这时我们亟需一台除湿设备,解决“潮湿”带来的种种困扰。下面这台融合了TEC技术的新型除湿设备——半导体除湿机,正在成为人们的除湿新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聊聊它的原理、优势和常见应用场景。 1.半导体除湿机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帕尔帖效应(详见TEC科普小课堂第1期):当半导体除湿机通电时,电流通过半导体材料,会在接触点形成冷热差异,一侧吸收热量(冷端),另一侧释放热量(热端)。设备一端变冷后快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将湿气凝结成水滴排出,从而达到除湿的效果。 2.为什么选择半导体除湿机? ①轻盈便携:普通除湿机需要依靠压缩机运行,身形笨重、移动不便。相比之下半导体除湿机身形轻巧,能轻松周转于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区域。 ②智能除湿:半导体除湿机配备了智能湿度感应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湿度,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湿度自动调节工作状态,将环境维持在最佳湿度范围内。 ③安静运行:普...
-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冬天使用壁炉取暖。这时在壁炉旁放上一只不插电的小风扇,就能让室内暖度再高上一大截。这只不插电就能自转的风扇名叫“壁炉风扇”,而这一升温现象本质上源于“温差发电”。 1.温差发电原理:塞贝克效应 “温差发电”这个词乍一听有点高级,但它已然不是什么新兴技术了。早在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托马斯·约翰·塞贝克(Thomas Johann Seebeck)就发现了温差发电的原理——“塞贝克效应”。塞贝克效应即热电第一效应,它指的是当两种不同材料的接点之间存在温差时,会在接点处产生电压的现象。简单来说,只要在半导体材料两端制造出合适的温差,就能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温差发电的几种常见应用。 ▲塞贝克效应-帕尔帖效应的逆向流程 2.壁炉风扇:温差发电的典型应用 冬天,当你点燃壁炉,炉体表面温度可以达到100℃,此时周围空气的温度通常只有20℃左右。这时,风扇底座中的TEC发电片便开始了...
-
2025年6月4日至6日,EAC 2025易贸汽车产业大会暨展于杭州盛大开幕。本届展会涵盖三大核心主题:智能驾驶与车载光学、内外饰与座舱、新能源与热管理,全面呈现汽车产业链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FerroTec先导热电携车用领域半导体致冷器、制冷模块等创新产品赴展交流,共话汽车热管理技术的最新应用与未来方向。目前展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大家莅临参观!🔵展位号:8号馆8-058🕚时间:2025.6.4-6.6🏟️地址:杭州大会展中心 ...
-
大家好,今天主要聊聊新能源领域中一个非常关键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IGBT模块的散热问题。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发展,并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技术。”作为光伏逆变器、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工业电源等多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性能发挥,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它的散热做得好不好。那么目前针对IGBT模块有哪些主流散热方式?是否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一、传统IGBT散热方式有哪些? 1. 自然冷却 针对功率较低的IGBT模块,常用的散热方式是自然冷却。该方式通常通过安装铝制或铜制散热片,增大表面积以提升散热效率,依靠空气自然对流和模块表面的热辐射将热量直接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然而,这种散热方式效率较低,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因此不适用于高功率IGBT模块的应用需求。 2. 强制风冷 针对功率较高的IGBT模块,我们常常采用强制风冷方案。即在散热片...
-
大家好,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个听起来有点“硬核”的技术组合:半导体制冷器(TEC)+ 光电探测器。什么是光电探测器?什么又是半导体制冷器?为什么要把半导体制冷器和光电探测器“绑”在一块使用呢?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光电探测器? 简单来说,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光的眼睛”,负责感知光的存在和强度。它的应用领域很广,有光纤通信、摄像头、激光打印机、医疗成像、卫星遥感、太空探测等等。可以说,只要有光的地方,几乎都离不开它。 二、光电探测器很“怕热” 尽管光电探测器的功能很强大,但它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致命弱点——怕热。温度一升高,问题就来了: 1.热噪声增加 → 灵敏度下降 温度变高后,探测器内部会产生大量“无用”的热噪声,有用信号被淹没,导致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大幅下降。 2.响应波长漂移 → 通信质量受影响 部分光电探测器专门用来检测特定波长的光信号。如果温度不稳定,它的响应曲线会“跑偏&rdqu...
-
欢迎来到TEC科普小课堂!本期我们将对微型热电制冷器的结构、优势和经典应用场景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微型热电制冷器? 微型热电制冷器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小型温控装置,能够实现精准的加热或冷却功能,它适用于空间受限且又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的小型电子器件。微型热电制冷器身形虽小,但结构却不简单,它主要由两个关键部分组成: 1.热电偶对(PN结) TEC的基本单元是由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对。当直流电流通过时,N型半导体的电子和P型半导体的空穴向冷端移动,在冷端吸收热量,在热端释放热量。多个热电偶对串联或并联组成热电模块,从而提高制冷功率。 2.陶瓷基板 热电偶对通常夹在两片高导热率的陶瓷基板(如氧化铝或氮化铝)之间,陶瓷基板不仅能提供机械支撑,还能有效传导热量。冷端的陶瓷基板用于吸收热量,而热端的陶瓷基板则用于散热。 *基板表面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处理:例如表面增加电镀便于客户焊接。 二、微型热电制冷器的优势 作为深耕半导体温控领域30余年的老牌企业,FerroTec依托自主...
-
欢迎来到TEC科普小课堂!本期小将为大家介绍热电制冷器(TEC)的几种常见散热方式。 为什么热电制冷器需要散热? 也许你会好奇,热电制冷器不是用来降温的吗?为什么需要散热呢?这和它的应用原理密切相关:热电制冷器通过帕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转移热量,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的交界处时,会产生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制冷片一侧变冷,另一侧发热。为了保证制冷效果,必须让热侧热量得到有效散发,否则热量积聚会影响制冷效率,甚至损坏设备。因此,在热设计的开发流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确认产品的散热方案,以便在开发初期预留相应的设计空间。 常见散热方式分类及介绍 根据散热介质不同,热电制冷器的散热方式可分为空气对流散热、水冷散热和相变材料散热,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三种散热方式的主要特点。 1.空气对流散热 空气对流散热是一种利用空气流动带走热量的散热方式。它把散热片作为热交换部件,先将发热部件(如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表面,再通过与周围空气的温差以及空气对流作用,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从而降低发热部件的温度...